close

這部電影院線上映時我根本沒注意過(其實是因為自己很久沒看電影版了),最近因為在家調養,就上網參加了亞藝租片網,在選影片的時候,偶然看到了這部小眾電影。

剛好搭上最近很火熱的世界盃足球賽,這部「人生勝利組」是和足球有關的電影,描述本來被視為笑話的馬其頓足球俱樂部如何在德國足球教練史皮茨的訓練下,爭取當時納粹保加利亞足球聯賽的總冠軍頭銜。其實到底如何使得這這本來很遜的足球隊脫胎換骨,除了幾場體能訓練和要求隊員掃廁所的精神訓話外,描述不多。讓我感覺精神訓話的鼓舞與戰術運作的熟悉可能是這隊伍致勝的關鍵吧?

足球之外,其實更重要的是描述馬其頓在1940年左右的時代變遷。本劇透過擔任足球隊員的寇斯塔,愛上猶太裔富家女蕾貝卡,蕾貝卡不惜脫離猶太爸爸的榮華富貴與猶太禮教,追求真愛、落入貧困,最後卻反而在弔詭的歷史下活了下來,她的家人、好友,卻無法逃離被種族屠殺的命運。這個電影的主線貫穿電影頭尾,最後蕾貝卡回到2005年蓋好的猶太紀念館,找到爸爸的骨灰,拿了子孫滿堂的照片,宣示自己人生選擇的勝利。這或許是身為女性的一種反撲(因為女性有綿延後代的能力),但我卻覺得也是女性的一種無奈(縱然靠生孩子來延續後代,但是孩子的姓氏、價值觀、信仰等等,難道是女性做決定嗎?)。而苟活,真的就比壯烈的死亡好嗎?(當然在納粹時期,猶太人的死並不壯烈)

另一個生命的價值顯現在足球隊老闆迪米崔與教練史皮茨的生死訣別。史皮茨雖然崇尚德國的紀律、秩序,但卻因為母親是猶太人,不得不一直閃躲納粹政府的追殺,最後終於因為率領的馬其頓隊擊敗德國隊,又違背規定進入球場,被送進大牢,變態的統治官要求迪米崔表態,意思就是由他處決他請來並帶領他球隊榮耀的教練。戲劇化的轉折,在於迪米崔選擇自己殺了納粹軍官後放教練一條生路,然後自己自殺。比起壯烈死亡的迪米崔,史皮茨是活下來了,但活著,就比較好嗎?

這部電影並不是只顯現生命的價值,劇中不同種族的人用不同的語言對話著,甚至用歌曲、生活方式表現出差異,顯現出中歐民族「融合」的複雜度,不同種族的人真的可能和樂相處(教練和球員),或是只淪為權力操縱的工具?

本來我不懂片名the third Half 和人生勝利組有和關連,但網路上總是有很厲害的人有解答。如果翻譯為「另外半場」好像比較貼近原意?或是「第三條路」?

總之,這部片拍出馬其頓的風光、曾經掙扎的歷史、也有美美的女主角、演技精湛的演員,有深度、值得推薦的好片!

電影預告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jeg3XkJsgU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dame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